Document

分类导航

联系我们

您现在的位置: 教育讲堂»红色教育

青山绿水护英魂

抗战时期北土门人的悲惨生活

抗战时期,日军在北土门村设立据点,驻有一个50多人的小队。附近的老百姓被残酷压榨,生活悲惨。1942年2月13日下午,北土门据点的30多个日军进入鱼子山村搜捕,在西山沟抓到巨友和王振铎,二人被带到河滩上,鬼子兵用脚踢、皮带抽,逼问村民们的去向。二人拒不回答,日军就用刀砍死了巨友,接着又朝王振铎脖子上砍,王振铎被砍成重伤。

永远的记忆

1)战壕

在北土门战斗中,战士们挖了很多战壕,顽强抵御敌人的进攻。这处战壕遗址根据历史遗存进行了简单修复。

2)英雄树和弹雨石

在北土门战斗中,这棵百年松树弹痕累累,受尽创伤,但依然巍然屹立,挺拔刚劲,茁壮成长。

这是北土门战斗中被重机枪击中的石头,村民们称为弹雨石。石头上布满弹痕,可见战斗的激烈。

3)致敬树

北土门战斗后,这棵树从悬崖上长出。村民们说:“这棵树是致敬树,它伴在烈士墓前,常年恭敬地向烈士们致敬、拜祭!”

压迫下的奋勇反击

1)稳定大后方

抗日战争中,北土门所在的熊儿寨乡隶属于承兴密联合县6区,境内高山林立、沟谷纵横,四座楼山雄踞群山之巅,万里长城沿山脊蜿蜒起伏。自1940年起,这里成为冀东西部根据地的腹地,地区、县党政机关和八路军13团的常驻地。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1941年7月至1943年8月,这里成为冀东西部地区的大后方,与上白羊、下白羊、罗家沟、东沟、大段洼、花峪、土谷子、东长峪、南岔等村庄成为抗日根据地。

2)夏季反扫荡

1944年6月1—13日,日军独八旅团纠集伪绥靖军、伪保安队、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军、日军第63师团等部共1.7万人,对包括北土门在内的一大片地区进行疯狂的扫荡。其特点是大包围内设立若干距离很近的合击圈,各股互相穿插,反复搜索、围庄,企图搜寻八路军主力和打击冀热边地区领导机关。冀东军区命令各部重点打击满洲军,以广泛的游击战、进行顽强的反扫荡斗争。

3)寻机以重击

夏季反扫荡开始,正在承兴密地区运动的13团,首先向长城沿线出击,在运动中牵制敌人,寻机给予打击。5月29日,13团攻克陡子峪据点,毙伤日伪军100多人,缴获小炮两门、机枪两挺、长短枪73支。6月1日,日军两个中队纠集刘琪、石振、程彬、孙德4个讨伐大队和4个特务队总计1100人,携带迫击炮9门,轻重机枪42挺立即围堵13团。13团沿着清水河川,经过苇子峪、转山会,穿过黃门川巧妙地向南转移。6月2日,日伪军窜入北土门、熊儿寨两村宿营。13团首长们当机立断,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战机乘敌不备,给敌人以重击。

4)北土门巷战

2日夜,13团1连、特务连从后北宫出发,经大华山、小四岭进雁门口。占领了北土门东山、西山、南山、北山制高点。 3日4时,一部从雁门口开始,模掉敌十几个岗哨,进入村西农户。连续消灭4户里睡梦中的敌人。到第五户时,敌人发觉投出一颗手榴弹,战斗打响。

战士们沿着北土门南街、北街,把手榴弹一颗又一颗的投进院子、房屋。一批日伪军在睡梦中被送上西天;没有死伤的日伪军,狼狈的逃出屋子,又被堵在屋外的八路军追杀了一批。剩余的日伪军纷纷逃入指挥官居住的大院。大院内有12挺机枪,火力极其强悍,由于是夜战、近战,火力打了折扣,只得紧闭大门。我部分战士在门前往大院里扔手榴弹,十几名战士迂回到房后爬上屋顶,在屋顶揭瓦挖洞,塞进手榴弹,我指战员乘机冲进院內,又消灭了一批敌人。

5)南北山战斗

巷战3小时后,13团部队转移到东山、西山、南山、北山阵地。北山阵地我方有一个排,南山阵地我方有一挺重机枪,战斗中南北山呼应。敌军组织进攻到北山石砬时,我南山重机枪即开枪扫射,北山我军则扔出手榴弹,连续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。战斗中,日伪军空投弹药在南山前,全部被我军抢夺。敌人又组织进攻北山,我南山重机枪因故障哑火,敌人冲上北山,我部与敌人拼起刺刀。最后一个排仅有一人逃脱,其余全部殉难。

6)熊儿寨巷战

6月2日夜,2连和5连从上镇经老泉口占领了熊儿寨四处的山头。北土门战斗打响后,包围熊儿寨的2连和5连的指战员们也立即投入战斗。我军先是居高临下,集中火力将敌人压制在屋内和院墙內;接着扑进村庄展开巷战、肉搏战,从一个院子打到另一个院子,逐院逐屋的消灭敌人。有的敌人躲在院子里不出来,战士们就往院子扔手榴弹;有的敌人躲到屋子里,战士们就带上手榴弹,悄悄地爬上房顶,揭下瓦片,凿出窟窿,把手榴弹扔到屋子里。没死的敌人往屋子外边逃,不是被堵在门口的战士们消灭,就是当了俘虏。仅在熊儿寨东街口就歼灭敌人100多。

7)勇士跳崖殉国

熊儿寨东山北面、西北面是几十丈的悬崖。第五次进攻敌人派出一部,绕到熊儿寨东山东坡、南坡对警卫排阵地形成三面包围。这时,警卫排只剩下11名战士,他们不畏强敌,打光了所有的子弹、手榴弹,和敌人拼起了刺刀。刺刀弯了、枪托断了,被敌人合围在悬崖边上。警卫排长和战士们跳下悬崖,为国捐躯。一个月后,陈云中参谋长检查殉难烈士名单,发现少了部分警卫排的指战员,遂带领战士们在战场上搜寻,在悬崖下面的草丛、灌木丛中找到了11名壮士遗体,葬在了熊儿寨东山山顶上。当地老乡们管这处坟茔叫“壮士墓”。

8)铸就红谷魂

土门—熊儿寨战斗进行了10个小时,日伪军出动飞机空投弹药,附近据点日伪军不断增援,13团主动撤出战斗。此战击毙日军6人、伪满军492人、俘虏3人;缴获子弹4200发、机枪2挺、步枪13枝、短枪2枝。13团指战员71名牺牲、92人负伤。此战彻底粉碎了日伪军1944年夏季扫荡,是冀东西部地区从战略相持到大反攻的转折点,承兴密地区上下白羊、南北水峪、大小黄崖等根据地从此连成一片;13团在运动中寻找战机,以少胜多歼灭数倍于己的敌人,成为八路军的经典战例;警卫排全排殉难、11名勇士跳崖殉国的壮举,铸就了平谷大地的“红谷魂”。

北土门战斗遗址

在北土门战斗中牺牲的将士们被埋葬在西北的九里山上。1985年8月,平谷县人民政府在此修建烈士陵园,陵园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,陵园南为北土门战斗纪念碑,碑为汉白玉质。通高150厘米,宽70厘米,厚15厘米。碑座高50厘米,宽80厘米。碑阳镌刻原冀热辽区党委书记,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的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题词。碑阴为原平(谷)三(河)密(云)联合县委书记李越之撰文,记述了北土门战斗的经过。陵园东北角为烈士墓,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长眠于此。

毛主席万岁

在烈士陵园的南面,修建了一面毛主席纪念墙。毛主席迎风而立,慈祥地俯瞰着北土门的大地。